查看原文
其他

书评|李小云:大国百年变局下的十八洞村变迁

李小云 乡村发现 2023-03-23
——评陈文胜新著《大国小村》
《中国发展观察》2021年22期
消除贫困是中华民族百年以来强国富民的现代化诉求,摆脱贫困是贯穿近代到现代整个历史进程的主旋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中华民族百年以来追求摆脱贫困的目标得以实现。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和历史使命,强调共同富裕的理念,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目标。

脱贫攻坚是中国共产党追求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伟大发展实践。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思想,开启了脱贫攻坚的伟大进程。十八洞村是12.8万个贫困村的代表,在短短的八年间,与全国其他贫困村一道如期实现了整村脱贫,成为中国摆脱绝对贫困故事的一个代表。这有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优势, 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彰显了中国人民与贫困作斗争的顽强精神,也彰显了中国依靠创新实现脱贫的科学路径。总结提炼十八洞村脱贫的机制, 对于我们认识脱贫攻坚伟大成就的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也对于全球的减贫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十八洞村位于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武陵山腹地。2013年之前,全村仅靠一条沙土小道与外部连接。村内饮水仅依靠几个天然水井,全村没有稳定的供电。2011年, 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1280元,贫困发生率高达57%。2013年11月3日,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深入苗寨,和村民们围坐一起共商如何摆脱贫困。在调研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精准扶贫的十六字方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在精准扶贫的脱贫攻坚的推动下,十八洞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19年底,村民人均纯收入飙升到14668元,村庄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十八洞村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一个变化, 得益于脱贫攻坚战略的推动。

陈文胜教授领衔的团队所写的《大国小村》一书,将十八洞村的变迁放置在大国百年变局的新格局下,是一本全面书写乡村变迁的好著作。
在本书中,作者从不同的方面对十八洞村的脱贫机制进行了梳理。人力资源的缺乏使得十八洞村处于封闭的内循环中,输入外部的人力资源成为了打破贫困堡垒的重要举措。为此,花垣县组建了一支精干的扶贫工作队,每月驻村工作时间都超过20天。他们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工作,与村民一道分析贫困的原因,探索脱贫的道路。正是这样一支工作队,与村民共同努力, 带来了十八洞村的巨变。与全国其他贫困村一样,十八洞村长期以来以农业为主,产业单一是其收入低的主要原因。在脱贫攻坚过程中, 十八洞村充分挖掘比较优势,在发展原有农业产业的基础之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了产业多元化、新业态快速发展的新型产业结构,大幅度提升了十八洞村的经济水平和村民收入。

十八洞村实现脱贫的另一个重要的机制是加强党支部建设,推进“互助五兴”。以支部建设带动“互助五兴”,以“互助五兴” 带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多元治理模式。十八洞村的脱贫不仅仅聚焦于产业的发展和收入的提升,同时也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还将苗族文化融入旅游产业的发展进程中。这些文化遗产一方面成为了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又通过旅游产业的带动保护和丰富了苗族的文化遗产。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一个传统的苗族村寨同时也经历了社会关系的变迁,苗族村民的传统思想观念开始发生变化,现代的市场组织形态开始植入传统的社会文化体系中。村民契约意识的增强使得传统的社会资本得到了弘扬,现代的组织形态开始取代传统互助形式的组织形态。家族势力干预乡村治理的现象基本消除,十八洞村开始具备现代社会的特征,实现了一个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快速转型。

十八洞村的变化是综合的。原来一个封闭落后村寨建起了现代化的道路,破败不堪的村民居所被民族特色的新住房取代,村庄的人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十八洞村修旧如旧,保持民族风格,不搞大拆大建,不搞标新立异,不建高楼大厦,不建小洋楼。十八洞村在变化中不失乡村本色,在脱贫中不显奢侈与豪华。

十八洞村的脱贫模式是可复制、可推广的。这主要是因为十八洞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基本要求:不搞盆景,不搭风景,不搞特殊化,也没有把全县的资金都挤在十八洞村,而是把党的领导贯穿于脱贫攻坚的全过程,通过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共产党的政党优势,突出超越利益群体的引领作用。在内生动力激发上不搞空洞说教,注意典型引路与正向激励相结合;在发展扶贫产业上不搞大包大揽,注重统筹布局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不搞大拆大建,注重留住乡愁与彰显魅力相结合;在攻坚力量统筹上不搞孤军奋战,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与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相结合。十八洞村的经验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批示肯定,被称为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湘西经验。

陈文胜等同志长期坚持乡村调查,他们的研究植根于中国乡村的实地,对于中国乡村既有深厚的感情,又有丰富的经验。他们以“大国小村”的书名所梳理的十八洞村脱贫攻坚的变化一书,呈现了作者立足中国乡村大地,书写中国乡村变迁的学术情怀。通读此书,也是在学习和了解中国乡村变迁的叙事。我以此短文,为本书写一个普通读者的感想,以此与作者和读者共同讨论。


(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讲席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乡村发现转自:《中国发展观察》2021年第22期)

相关链接:

陈文胜新著《大国小村》线上购书

陈文胜主编《湖南乡村振兴报告(2021)》上线

陈文胜主编的《中国乡村振兴示范村》丛书出版

陈文胜《论中国乡村变迁》上线

陈文胜《论道大国三农》上线

陈文胜《大国村庄的进路》上线

觉得好看点个【在看】再走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